廉政动态
利通区:协同发力推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规范管理
吴忠市利通区坚持多措并举、协同发力,通过强化培训指导、创新管理手段、深化监督执纪等方式,形成综合治理格局,全方位提升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水平。
筑牢“三资”管理基础,提升基层实操能力。构建“三资”管理培训体系,联合农业农村、审计、财政等部门开设“业务大讲堂”,邀请自治区、吴忠市农经专家开展12个乡镇全员轮训,通过“政策解读+实操指导”,系统讲解资金监管、资产处置等核心制度,并现场答疑解惑各类问题,着力解决基层干部实务操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,为“三资”规范管理夯实人才基础。制定《利通区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4项制度,明确村监会12项监督内容、13条履职负面清单,确保村监会正常运转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将村监会纳入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,组织村监会成员专题培训,系统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》等制度规范,确保监督人员明职责、知程序、守纪律,充分发挥村(居)监会成员“五大员”职责,推动监督触角向田间地头延伸。发放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流程图,以图表化形式明晰各个环节操作要求,直观清晰地展示管理环节和要求,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的实务操作能力,为“三资”规范管理打下坚实基础。
多管齐下,全面提升“三资”工作质效。在利通区12个乡镇106个行政村28个社区推行“村务管家卡”和村集体账户收款码使用,累计办理管家卡、推动92个村集体办理账户收款码。坚持“线上+线下”齐发力,组织12个乡镇开展“四议两公开”专项交叉检查,发现并整改程序不规范等问题14项,推进基层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平台建设,公示公开涉及民生资金、村务、党务、“三资”、项目等信息,及时处理线上问题,实现了监督“零距离”,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。紧盯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领域案件易发多发乡镇和村,推动各乡镇(含村/社区)开展警示教育活动,组织学习《忏悔警示录》等内容,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、警钟长鸣,实现“查处一案、警示一片、治理一域”的综合效应。
强化监督检查,实现问题整改与案件查办闭环管理。强化监督检查与案件查办闭环管理,确保“三资”管理规范有序。制定《利通区开展村(居)监会联合监督、交叉检查工作的通知》,构建“区纪委监委指导、乡镇纪委牵头、‘四办四中心’配合、村级监督力量为主”的四级联动机制,将106个行政村、28个社区科学划分为38个监督片区,今年以来,各监督片区围绕乡村振兴、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村“两委”履职、村务信息公示公开等情况开展交叉检查,对发现问题逐条督建整改台账、销号管理。坚持“精准清查+债务化解”双轮驱动,持续强化监督效能。印发《利通区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精准清查工作验收方案》,聘请专业机构开展验收,建立“全面普查+重点抽查”验收机制,对30%以上行政村进行全过程实地抽验,已完成30%行政村实地核验。联合农业农村局指导各乡镇聚焦整治重点,深入开展排查并建立问题清单,精准锁定风险隐患,压实“排查-整改-追责”全链条管理责任,保持高压态势严查快办。深化以案促改,督促古城镇黎明村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警示教育大会;坚持问题导向,督促精准排查廉政风险点,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,促廉治本成效显著。(吴忠市利通区纪委监委)